玉米蛇照顧指南:環境、飲食、健康管理一次看懂
- 宥言 辛
- 2021年7月16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10月2日
本篇文章會簡單扼要地介紹如何飼養玉米蛇

一、玉米蛇簡介
玉米蛇的分布與自然習性
玉米蛇(Corn Snake, Pantherophis guttatus)原產於美國東南部,常見於森林邊緣、草地、農田與廢棄建築中。牠們是典型的「地棲蛇類」,大多數時間在地面活動,但也擅長攀爬,偶爾會到低矮的灌木或建築物中覓食。玉米蛇主要以小型齧齒類(如鼠類)為食,因此在野外也被視為人類農田的「天然除害專家」。
為什麼玉米蛇適合新手飼養?
玉米蛇因為性格溫馴、體型適中(成年通常 90–120 公分)、壽命約12-15年,食性單純(主要餵食鼠類),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寵物蛇之一。相比其他爬蟲,玉米蛇的飼養難度低,對環境條件的適應力強,不挑食,也不容易出現攻擊性,這些特點讓牠成為新手入門的首選。
二、飼養環境準備
飼養箱與尺寸選擇
玉米蛇的飼養空間不需要過於複雜,但必須足夠讓牠自由活動。
一個一般性的原則是 - 飼養箱要能夠讓蛇伸直,但要確保有良好的通風孔與安全鎖扣,避免逃脫。
飼養環境的豐榮度設計
雖然玉米蛇的生存需求不高,但適度增加「環境豐榮」能讓牠表現出更多自然行為,也能減少壓力。建議在箱內放置:
攀爬樹枝:模擬自然棲地,讓蛇可以練習攀爬。
人造植物或樹葉:增加隱蔽感,讓蛇更安心。
隧道或管狀物:提供探索與活動空間。
這些物件能提升蛇的活動性,但要避免過度複雜,否則會影響清潔效率。
清潔便利性的重要性
在設計飼養環境時,清潔的便利性應列為首要考量:
選擇 可拆卸、可清洗的躲藏物(如塑膠製、樹脂製),避免使用難清潔的天然石材或木材。
使用 防水性佳的底材(如爬蟲專用紙墊、壓縮木屑),能快速更換。
水盆應選擇 圓滑邊緣、不易傾倒 的材質,方便每日清洗。
攀爬用枝條或裝飾物建議選擇 樹脂仿真材質,比天然木材更容易刷洗與消毒。
保持飼養箱的清潔,能大幅降低細菌與黴菌滋生的風險,也是避免蛇出現健康問題的關鍵。
溫度控制
玉米蛇是變溫動物,環境溫度會直接影響牠的食慾與活動力。
熱區:28–30°C(使用加熱墊搭配溫控儀)
冷區:24–26°C
濕度需求
玉米蛇對濕度的需求不高,一般維持在 40–60% 即可。
換皮期間可提供稍高濕度(60–70%),避免脫皮不完全。
躲藏物與擺設
玉米蛇幼體時比較膽小天,若有緊迫狀態可以提供安全的躲藏空間:
可以提供 兩個躲藏窩(分別放在熱區與冷區)。
躲藏物可以是市售爬蟲洞。
這能降低蛇的壓力,幫助牠更規律進食。
水盆與底材
水盆:保持水源清潔。
底材選擇:可用白楊木屑、紙巾、爬蟲專用墊料。避免含精油或樹脂的松木、杉木,因為可能對呼吸道有害。
三、飲食與餵食
玉米蛇的飲食習性
玉米蛇屬於肉食性爬蟲,在野外主要以小型齧齒類、蜥蜴與鳥類為食。人工飼養環境中,最常用的餌料是 小白鼠,因為來源穩定、營養均衡。
餵食頻率與份量
餵食的頻率會隨著蛇的年齡和體型有所不同:
切記:少量多次比一次過量更安全,避免消化不良或嘔吐。
餵食方式
如果使用冷凍鼠,建議將冷凍鼠用 溫水加熱至體溫(約 37–40°C),以模擬活體溫度。
使用 長鑷子餵食,避免誤咬飼主。
餵食後 48 小時內不要頻繁觸摸或移動蛇,以免影響消化。
餵食常見問題
拒食:可能因環境壓力、溫度不合適或臨近換皮。檢查飼養環境是否穩定,必要時調整。
餵食過量:會導致肥胖、消化不良,甚至壽命縮短。
誤食基質:若蛇直接在底材上吞食,可能將木屑或紙屑吞入,一般來說少量攝入有機質底材不會造成健康影響,但若擔心可以解用 餵食盒 盛裝老鼠。
餵食安全注意事項
餵食活鼠的化要注意不可將鼠與蛇放置同一空間太久,鼠可能反咬。
餌料應與蛇體型相符,不可過大。
若長期拒食超過一個月,建議諮詢獸醫。
四、日常管理與清潔
清潔與維護頻率
玉米蛇雖然不像狗貓需要天天打理,但保持環境清潔對於健康至關重要:
每4-7天:更換乾淨的飲水、檢查蛇的狀態(活動力、精神、是否有外傷)。
每4-7天:清理糞便、尿酸結晶及食物殘渣,並部分更換底材。
每1-2月:全面清洗飼養箱、躲藏物與裝飾物,並進行環境消毒。
飼養箱清潔流程
移出蛇體:先將玉米蛇暫時移到安全的保險箱或塑膠盒。
清除廢棄物:移除糞便、換掉髒污底材。
清洗容器與物件:水盆、躲藏物、裝飾物用清潔劑清洗。
消毒:使用稀釋漂白水(1:10)、F10 消毒液或 70% 酒精擦拭,確保病原消除。
完全晾乾後再放回,避免殘留氣味或化學物刺激蛇的呼吸道。
拿取與互動
玉米蛇大多性格溫和,但建議 避免在餵食前後拿取,以防止誤咬或影響消化。
拿蛇時要從身體中段輕柔支撐,避免用力抓頭或尾巴。
每次互動時間建議控制在 10–15 分鐘內,避免長時間造成壓力。
傳染病防治
新蛇入場時,建議進行 至少 2-4 週的隔離觀察,確認沒有寄生蟲或呼吸道疾病。
使用工具(夾子、清潔布)時,最好能分開新蛇與原有蛇的用具,避免交叉感染。
定期檢查蛇的口腔、皮膚與排泄物,一旦發現異常(如口腔分泌物、呼吸聲異常、持續拒食),應立即諮詢專業獸醫。
五、健康管理
如何觀察玉米蛇的健康狀況
健康的玉米蛇通常會有以下特徵:
體態修長結實:不應過胖或明顯消瘦。
眼睛清澈明亮:若渾濁可能是換皮前或出現健康問題。
活動力正常:白天多在躲藏,夜晚活躍。
進食規律:不挑食、不長期拒食。
糞便與尿酸正常:糞便成型、白色尿酸結晶明顯。
若發現蛇長期蜷縮不動、呼吸聲異常或明顯減重,都是警訊。
蛻皮與皮膚管理
玉米蛇一生會不斷蛻皮:
換皮前眼睛會變得渾濁、身體顏色暗淡。
換皮應該是一整片脫下,若有「殘留皮」卡在尾巴或眼睛,需用溫水浸泡後輕輕協助脫落,否則可能影響血液循環。
常見疾病
呼吸道感染(RI)
症狀:呼吸聲異常、張口呼吸、鼻孔有分泌物。
成因:溫度過低或濕度過高。
處理:立即檢查環境條件並就醫。
消化不良與嘔吐
成因:餵食過大、溫度不適、體內寄生蟲或受驚嚇。
預防:選擇合適大小的餌料,餵食後避免搬動蛇。
外寄生蟲(蛇蝨)
症狀:蛇頻繁泡水、身上有黑色小蟲。
解決:更換底材、徹底清潔環境並使用爬蟲專用藥劑。
口腔炎
症狀:口腔有分泌物、流口水或張口困難。
成因:細菌感染,多因環境不潔或免疫力低下。
處理:需獸醫治療,避免拖延。
預防勝於治療
維持穩定的 溫度與濕度,避免劇烈波動。
定期清潔飼養環境,減少細菌滋生。
新蛇入場必須隔離檢疫,避免傳染。
建立紀錄(進食、換皮、體重),方便追蹤蛇的健康變化。







留言